本欄作者保留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11/15/18

人到無求品自高 (11/15/18)


求字只有七筆,很淺很易寫;用電腦只要敲戈和十這兩個鍵就顯現了。收錄在「求」的詞句中有多達五十餘個,先列出與品格無關的十幾類:
求學、求職、求診、求生、求知、求救、求親、求偶、求教、求婚、求仁、求雨、求才、求死、求助、求援、求證、求同。

從以上求字所組成的詞語,可見人不能完全無求;如上述十八類的「求」,學問、職業、婚姻、診病、知識等等是非求不可之事。尚有最高境界的「求仁」者,亦要存心始可求得。故本文題目所涉「求」與「品」的轇輵,是與上述所提無關。

餘下種種所求,皆會影響人品高低,如求償、求售、求取、求得、求情、求見、求全、求子、求神、求和、求饒、求籤、求刑、求成、求告、求見、求戰、求榮、求福、求壽、求財、求乞、求人、求官、求賢、求愛、求借。此外還有尋求、請求、需求、苛求、不忮不求、求田問舍、求菩薩、求阿拉真主、求上帝等等。

有求就會患得患失,因而「有求必苦」是至理名言;在佛經中所說的人生八苦,其中一苦就是「求不得」。心有所求,尤其是非份之求,總想如願似償,求而能得。但世事往往非如人意,一旦心機用盡,求來求去卻一無所得,代之而來自然就是失望、惆悵、不甘、痛苦。也就是希望越大、失落時痛苦越多的成正比。

只要留心,總會見到某些有求者的嘴臉,必然唯唯喏喏、誠惶誠恐,深怕無法達到想求之事。更見那些卑躬屈膝者,不惜底聲下氣,小心奕奕,表現出一副奴顏,無非祈能「有求必應」?

商家「求售」貨品時,必然笑臉迎人,不敢開罪顧客。有事「求人」、在「求見」前心中忐忑不安;不但外表衣著、言語聲音,都格外注重小心,望能給對方好印象。「求財」者必然極之和氣,因為浮躁粗魯,怕錢財擦身而過,「和氣生財」是必然的經驗。「求官」者心中所思所想皆是當官後「大權在握」的美妙前景,再無暇念及做人尊嚴及品格高下了。只要如願,一時的低聲下氣、取媚賄賂又算得什麼?

為了達到所求,有者不惜誹謗、諂媚,讒言中傷,施盡渾身解數,打擊對手而往上爬。為達目的,什麼卑鄙手段都在所不惜。這種「求」早已喪失了做人應有的格調,人品自然蕩然無存。

在非份「求」的過程中,自會衍生出種種喪德敗行之事,雖然大都是暗中進行,表面無人得見。可這些做著沒有品格之事的人,往往忽略了「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名言。其實這句話也蘊含了「人在做、天在看」的寓意;沒有人格者,或品格低下之人,所謀事不論成敗,總會露餡。事件始末,只要浮出水面,必讓人輕視,自然貶低了人品。

見過這對聯:「花遇春風香漸濃、人到無求品自高」;後一句知之甚久,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但要切身力行,真的就不容易啊!

花的濃香是要借春風的助力,才能將其芳郁傳送;人品高尚、助力源自本身,能放下,對非份之事之物,要做到「無求」,自然顯出讓人敬仰的高品德。

不該要的「需求」與「貪念」和人心中無止盡的「慾望」有關;世事很微妙,求得多並非都能得到多,經文才會有「求不得之苦」告誡信眾。

各地亂現,皆因太多非份之求而至,如錢權交易,以權某色,公器私用,貪瀆官僚橫行。社會要和諧,應普及人心教育,人人循正當合理的要求,提升了做人品格,國家自然成為盛世之始。

許許多多的「求」,尤其是求神、求菩薩、求阿拉、求上帝和求人,妄求通常是苦不堪言。而且、妄求還是邪道呢,金剛經內世尊所說謁言:「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不慎啊!

不論求神求菩薩求真主求上帝或求人,最好還是「求己」。讓自己放下,學習無求,自然品格高尚,受人敬重;且心情快樂,必定諸事如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