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作者保留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連絡電郵: geegeelooloo@gmail.com

1/17/22

詩人張曉陽和他的21部詩文著作 (01/16/22)

 

張曉陽在寫作

北京《詩道》總編:楊  楓

張曉陽何許人也

既非專家、大腕,也不是什麼網紅、明星。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一個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底層的草根作家,平民詩人。

他,就是張曉陽。

張曉陽,筆名:江南秋。 1940年12月,他出生於江蘇沭陽縣的一個書香世家。在那個貧瘠的鄉村,他生活了16年之久。 16歲時隨父到南京讀書,18歲參軍,在東北大連空軍服役13年,31歲退出現役回到南京,在一家工廠做工,又是一個13年。

1984年5月,44歲的他被調至南京某市級機關工作,直到2000年年末退休。

退休,對一個平常人來說,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從此可以無所事事,可以盡情地享受晚年的清閒和快樂了。但對張曉陽來說,這卻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個轉捩點,一個詩情噴發的二十年。

這20年,他早起晚睡,筆耕不綴。僅出版的詩文集就有21部之多。

此刻,在我的書架上,他的11部詩集像蘭花般次第開放。它們分別是《西風秋雨廋竹》《歲月滄桑中的沉吟》《亂世學魂——王國維詩傳》《從山海經到紅樓夢》《江南秋吟》《西風秋月》《人在深秋酒在壺》《落日雞鳴山下路》《秋樂詩心鄉土夢》《丹心碧血雨花魂》《秋詩秋語話滄桑》。

詩之外,還有散文隨筆、詩評詩論、人物傳記,又是10部。它們是《走進眾妙之門》《青史有淚亦有夢》《詩殤》《洪靈菲傳》《煙雨滄桑》《心路詩緣》《秋語敘事》《秋窗紮記》《談文說易話春秋》《現代企業價格管理縱橫談》。

21本詩文集,至今仍在我的書架上散發著其特有的書香。夜深人靜的時候,這些書常常在我眼前幻化出21株樹。我看到的是:樹幹,挺拔向上;樹枝,遒勁伸展;樹葉,四季常青;樹花,交替綻放;樹果,向天捧出。

可以說,這21本書,就是21株果樹。枝葉繁茂。碩果累累。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這21本著作,總字數累計當在600萬以上。我知道,張曉陽鍵盤輸入不用五筆,而是拼音。試想,每個字平均需擊打電腦鍵盤+回車5下的話,那麼600萬字,就得擊鍵3000萬下,再加上修訂潤色,保守估計,擊鍵數計達5000萬下只多不少。估約1分鐘擊鍵50下,就需100萬分鐘,16666個小時,大約694個日夜。

不算不知道,一算不得了!這21部書,不計構思謀篇、查閱資料、發送檔、微信溝通等耗時,僅僅說文字輸入,就等於一個人不間歇地以指頭連續擊打鍵盤694個日日夜夜。

有這等耐力,能不為之點贊嗎? !

自2000年末退休至今,張曉陽退休的20年,就是詩情噴發的二十年,也是他第二個青春煥發的二十年。

詩情噴發的二十年

張曉陽出版的11本詩集,據我不完全統計,總量當在1400首以上。其中百行以上的長詩就有數十首之多。千行以上的有2首,《在64卦的幻化變易中感悟人生》一首在1500行以上。

產量如此之高,在我國當代詩壇,即使專業詩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數的。

綜觀張曉陽的11部詩集,內容非常豐富。他的詩中有古今中外各種人物的評述,有名山大川美麗風光的讚頌,有歷代文化經典的讀書感悟,有軍旅生涯的禮贊與回顧,有生活記實,有夢幻抒情,有友朋贈答,有子夜獨坐時的沉吟,還有名聞遐邇的宗教聖地、魂牽夢縈的故鄉親情……

詩的本質在於真,在於有真真切切的生命感悟。在張曉陽1400多首詩作中,我覺得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真。真實的背景,真實的人物,真實的社會事件,真實的內心感受,構成了張曉陽所特有的一個真實的詩的世界。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詩人,張曉陽是以一介草民的眼光,透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平常心去體悟瑣屑遮蔽下的溫馨,去揭示平凡覆蓋下的生命價值,從中發掘出容易被人忽視的人生況味與文化意義。

在價值多元、文化失範、詩人被邊緣化的今天,這種對以“真”為上的詩歌精神的堅守尤其難能可貴。

張曉陽詩歌的特色,具體表現在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家國情懷、難以割捨的鄉思、鄉情和鄉愁等諸多方面。有濃墨重彩,描繪人生細節的《王國維詩傳》,有歷代文化經典的詩意解讀、可以說是詩體讀書筆記的《從山海經到紅樓夢》,有多方面反映人生、展現人性真、善、美的《江南秋吟》《秋樂詩心鄉土夢》等多部詩集,其深沉的歷史意識和歷史精神,其強烈的現代感和批判精神,還有其動態、鮮活的詩家語言,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臺灣周伯乃教授認為,張曉陽的詩充滿著人生哲理與情懷。在他個人的看法,現代詩就應該有像張曉陽這樣的走向!有真情告白、有生活的體驗,用極明朗語言傳達出詩人內心深處的聲音!

2011年夏,在回答臺灣《葡萄園》詩刊編輯採訪的時候,張曉陽坦言:“幾十年來,總是與詩作伴,形影相隨。在抑揚頓挫的吟誦和推敲中,免不了有時得意,有時沮喪。有時飄飄欲仙,有時又苦惱徬徨。面對時代的風風雨雨,在白日夢的幻境中消磨歲月,自得其樂……不知不覺中,詩已經成為了我生命的一個部分,是我的血液,我的心跳,我的靈魂”。

確實如此,詩已經成為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了。 11本詩集中的1400首詩,就是一個鐵證。

張曉陽的詩作,發表後在海內外均獲得廣泛的好評。他的《王國維詩傳》《從山海經到紅樓夢》,曾獲中國作家新創作論壇一等獎。長詩《易經的天空》、組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先後獲中國網路文學精品特等獎。 《十五的江南月》獲臺灣《葡萄園》創刊50週年詩獎,等等。

詩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精魄,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是撫慰心靈創傷的良藥,更是一種關於人類生命、生存的哲學思考。

作為文學中的文學,詩應當有涵蓋一切精神產品的那種超越性、深邃性與獨具的風範。如果說人類需要詩歌的話,今天尤其如此。詩意,只有詩意,能夠給人以安定靈魂、韻致飄逸的心靈之美。美與愛,永遠植根在詩人的心靈中。

當然,張曉陽不僅僅寫詩,他的作品還有散文隨筆、詩論、中短篇小說和人物傳記。是一個寫作的多面手。這些年已經出版的著作就有10部之多。

他是一個真正的書生,一個嗜書如命的書癡。我記得,他有一篇專門寫他讀書生活的紀實性散文隨筆《讀書之樂樂何如》,洋洋三萬多字,說的就是他這一生關於讀書的經歷及種種感受。幾十年來,他一直有一種崇拜文字的心理。在他的心目中,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是生活的加速器。是人類知識的記憶體。是人類思想的寶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死的東西。

他對我說過,他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上過大學。不僅沒有上大學,初中還沒有畢業就當兵了。投筆從戎固然是一種豪邁,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悲壯。

大學可以不上,書,還是要繼續讀的。從部隊到工廠、到政府機關,42年風風雨雨,讀書總是他的第一人生要務。他讀文學,讀歷史,讀哲學,讀一切想讀的。古今中外,都在他的視野之內。

當然,這一切只能是業餘的。因為業餘,就免不了受到種種局限。沒有受到系統的、專門的訓練,成不了氣候。他知道這一點,可又無可奈何。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生存畢竟是第一位的。還有老婆孩子,養家糊口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雖然如此,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讀書的習慣。不求升官發財,只願不違初心。

讀書沒有改變他的命運,但卻讓他永遠保持著生命的活力。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走進眾妙之門》,這一本500多個頁碼的厚重之書,可以說就是他的讀書筆記。在這本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讀孔子,讀老莊,讀易經,讀《紅樓夢》,讀王國維,還讀佛學界的弘一大師、讀古老的佛經……

著名詩人王耀東認為:《走進眾妙之門》是一部靈性之作,創新之作,是融納東西文化的智慧之作。其文筆氣勢雄勁、富有哲理的美文,分別從人生、生命、天文、地理、宇宙、神學、宗教學、德善真、人性、友誼、愛與生活等方方面面,洋洋大觀,是難得的好書。

他說:作者寫歷史,寫城市,寫中國文化、中國的易道、老莊文化,學術性、破譯性都非常強,有些見解是一些專家學者所沒有的。作者有自已的悟性。特別是易經、道德經,歷史上有不少破譯,但仍不行。作者能結合當今新時代,開拓出獨具哲理的自已的理解,是一種大悟大解,可謂是當代第一人也。

他還說,此書是他的寶貝。

在後來他出版的《青史有淚亦有夢》《詩殤》《秋窗紮記》《談文說易話春秋》等等文集中,我同樣有這種感受。真正的閱讀是一種曲高和寡的孤獨。特別在當今,對張曉陽這樣的讀書人,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但是,正是在這種閱讀中,在與中外大師的對話中,他昇華了,他超然了,他脫胎換骨了。

當然,在讀書中他也沒有忘記寫作。除了寫詩、寫散文隨筆外,他還寫過小說。發表過幾個中短篇,但他自己很不滿意。他覺得,年老力衰,攤子不能鋪得太大。對於小說,後來就放棄了。

《秋語敘事》就是他已經在報刊上發表的幾個中短篇小說的結集。我在編輯中覺得,寫的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寫晚清詩人龔自珍的2個小中篇,故事迷人,人物刻畫也很到位。作者如果一直堅持寫下去,肯定會在當今小說界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張曉陽對詩歌更加情有獨鐘。從骨子裏說,他還是一個詩人。對於詩,他這一輩子入夢太深,已經難以自拔了。漂泊的路上,詩是他的情感、心靈、家園之所在,是他最終的皈依。

他的詩觀是:精神匱乏,以詩充饑。世事紛雜,以詩養心!他對人生的態度是:向生活叩問詩意,於平淡處尋覓詩情。

他說,他願他的生命在文字裏涅槃。這樣,那一顆孤寂的靈魂就能夠在詩歌裏棲息。

難以割捨的雨花情結

雨花台是南京的一張名片,以其秀麗的風景而享譽中外。相傳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金陵城南門外高座寺的雲光法師常在石子崗上設壇說法,說得生動絕妙,感動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

這一美麗的傳說給這裏添上一種神秘的色彩。

小時候還在老家的時候,張曉陽就知道這個地方了。這裏的一草一木,曾經勾起他無限的遐想。風景秀麗的雨花台,一直是他心中嚮往的一個聖地。

1956年夏,16歲的他到了南京。不久,他就跟著父親來到這裏,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流連忘返,心潮澎湃。後來從東北迴到南京,他更是多次到這裏拜謁革命烈士紀念碑。 2000年退休後,他索性在這裏買了房子,把家安在這裏。從此,他就把自己當做一個雨花台人了。

自從在這裏安家以後,雨花台烈士陵園便成了他經常光顧的地方。二十年間,生活在雨花台下的他創作了大量的、與雨花台有關的詩歌作品。名副其實的雨花台下一詩翁!

2017年末,雨花台區文聯專門為他開了一次以雨花精神為內容的專題詩歌朗誦會,在當時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

為向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獻禮,2015年,省、市黨史辦公室組織一批作家,為雨花台寫百位英烈的人物傳記。張曉陽也是其中之一。他撰寫的《洪靈菲傳》,在2016年6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雨花精神,在紀念黨的百年華誕過程中,張曉陽又開始了雨花台英烈詩傳的創作。從2018年開始,他多次到雨花台實地考察,蒐集資料,用了三年多時間,終於在建黨百年前夕,完成了《丹心碧血雨花魂——雨花台英烈66人詩傳》的創作。

《詩傳》初稿完成後,從2020年11月26日開始,到2021年3月28日,《新長江文學》新媒體平臺以整整4個月的時間,先後8次連載。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山東一位著名詩人給他發來短信,說:這種寫66人的雨花英烈詩傳,在中國屬於首創,以此獻給建黨百年,很具有歷史價值。

不久,這個《雨花台英烈66人詩傳》又被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級中學編印成冊,併發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從這一天開始,張曉陽的詩作開始走進中學校園,成了學生們學黨史、傳薪火教育活動的一個生動教材。

9月22日,張曉陽應邀參加了《詩傳》一書的簽授儀式。會上,秦淮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惠明為他頒發了“青少年四史教育校外輔導員”聘書,少先隊員為他獻了花。 81歲的張曉陽,也在這一天再一次戴上了紅領巾。

與此同時,他撰寫的《雨花台的風骨》,也在今年6月舉行的江蘇省離退休幹部慶祝建黨100週年主題徵文活動中獲獎。

春節前夕,又傳來一個喜訊:由於他在文學創作上的堅韌不拔和廣泛影響,在南京市第三屆“最美老幹部”系列推選活動中,他又榜上有名,榮獲南京市“最美老幹部”的光榮稱號。

成功永遠屬於自強不息的奮鬥者。

難以割捨的雨花情結,使張曉陽的詩歌創作又有了新的動力。儘管他已經是81週歲的高齡,其創作激情依舊不減當年。他的詩文,特別是他的詩,在海內外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他成了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會員和詩詞顧問。還是國際潮人文學藝術協會和潮汕文學院的文學顧問。在由《詩道》編輯部編撰的《張曉陽論》一書中,就有50多位詩人、作家、評論家的90多篇作品。這些作者遍佈南北各地,其中亦不乏海外華人作家的詩文評述。評論集中表現的是他們對張曉陽作品的肯定和讚賞。

張曉陽對詩、對人生的摯愛與執著,是有目共睹的。在當今詩壇上,他是鮮為人知的一個另類。穿越江南煙雨的他,行走在春風十裏的雨花大道。那花葉濺起的詩句,在他的記憶中往來擺渡;在歲月的河流中回望歷史,他的詩句在天上人間縱橫捭闔。從人性和神性出發,他的詩作在品性與智性之間著力。尋文化之根,覓詩歌之魂。他栽種的詩樹根深葉茂,四季常青。正是:

風朝雨夕意朦朧,抑揚頓挫訴心聲。

詩語江南秋月夜,  雨花台下一詩翁!

(2021年10月14日——10月17日,初稿。2022年1月15日修訂於北京來風軒)

(說明:此為《雨花台下一詩翁》序文的精簡版。與原序相比,有刪減亦有修改和補充,內容更豐富、也更充實了一些。希望通過此文,對詩人張曉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楊楓2022年1月15日於北京)

作者簡介:楊楓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藝術院院長。 《詩道》詩刊總編。 21世紀以來,主編圖書300餘部,為作家、詩人、學者、官員、企業家專著作序100餘部。曾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星星》《詩林》等百餘家報刊發表詩作千餘首;在《黑龍江演唱》《天鵝》等刊物發表二人轉、快板書、山東快書、京東大鼓等曲藝作品20餘篇;在各報刊發表其他體裁文學作品50餘萬字。出版詩集《愛羽飄飄》、《命運方程》、歌詞演唱作品集

《楊楓演唱作品選》、報告文學集《大地的太陽》、序跋集《飛翔的序跋》等。

附錄:

張曉陽出版21部著作一覽

詩集11部

1、《西風秋雨瘦竹》【詩集】(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

2、《歲月滄桑中的沉吟》【詩集】(團結出版社2015年出版)

3、《亂世學魂——王國維詩傳》【詩集】(團結出版社2015年出版)

4、《從山海經到紅樓夢》【詩集】(團結出版社2016年出版)

5、《江南秋吟》【詩集】(環球出版社2017年出版)

6、《西風秋月》【詩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18年出版)

7、《人在深秋酒在壺》【詩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19年出版)

8、《落日雞鳴山下路》【詩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20年出版)

9、《秋樂詩心鄉土夢》【詩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21年出版)

10、《丹心碧血雨花魂》【詩集】(南京27中2021年編印)

11、《秋詩秋語話滄桑》【詩文集】(《詩道》專號2019年出版)

詩論、人物傳記、小說及散文隨筆10部

12、《走進眾妙之門》【詩文集】(作家出版社2011年出版)

13、《青史有淚亦有夢》【散文集】(團結出版社2014年出版)

14、《詩  殤》【人物傳記集】(環球出版社2016年出版)

15、《洪靈菲傳》(與孔繁勳合作)【傳記】(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16、《煙雨滄桑》【散文隨筆集】(環球出版社2017年出版)

17、《心路詩緣》【詩論專著】(環球出版社2017年出版)

18、《秋語敘事》【小說】(環球出版社2017年出版)

19、《秋窗扎記》【散文隨筆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18年出版)

20、《談文說易話春秋》【隨筆集】(讀書文化出版社2020年出版)

21、《現代企業價格管理縱橫談》【經濟隨筆】(中國物價出版社2000年出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